人工智能:Sora 随感

Sora 做了什么

基于目前公开的信息 Sora 模型奠基于两大原理之上:Transformer 与 Scaling Law。前者本质就是换个角度看问题,使得跨领域建模及其处理更为一致、高效,一如:频率和概率,直角坐标系和极坐标系,大数据常用的矩阵变换等等;后者就是大力出奇迹的规模效应:模型大,数据多,算力强,那效果就更好(是否能达到涌现的程度存疑)。个人感觉前者使“通用”成为可能,后者使“智能”成为可能。Sora 强大之处是仅通过学习人类产生的视频(仅视觉、听觉、字幕),就能产生世界模拟器的四维视频。但我不认为它从中推理出牛顿定律或能量守恒定律等,进而根据这些理论来构建四维世界视频,它仅仅是通过大数据分析在可能性空间中选择相关关系最大的情景。

2023年阅读统计-唐诗宋词与心智成长

前言

今年的阅读出现了一些新动向。

  • 一是阅读目的。以前主要是为自己成长而读,现在开始为陪孩子成长而读,将来估计会为能跟上孩子成长而读。
  • 二是重读比例大幅增加。

今年读完书籍的数量和往年的平均数大体持平:50+。具体的阅读历程主要有四条线:

  • 第一条线是由去年下半年的诗词支线发展而来的诗词阅读。这是今年阅读中的最大主题,尤其是入坑顾随弟子叶嘉莹大师的诗词系列。叶老秉持伟大的襟怀才有伟大的作品,根据人物品行、生平和背景来探讨诗作特色,也擅长中西古今对比。因此得以借机了解了一众诗词作者的个人和家国情怀以及对比下的诗词特色之处。此外也领略了古诗十九首的既意蕴悠长又浑然天成。若不读诗词既无从体会仁人志士的博大胸襟,也无颜强迫孩子们去背那些必备古诗词。死记硬背不是学习诗词的重点和关键,关联和感悟才是。
  • 第二条线是接续去年的国学经典阅读,继续阅读庄子、陶渊明的生存哲学,并从陶渊明与庄子处身乱世的两种不同态度深入思考自我、自由与责任问题。
  • 第三条线是接续去年的艺术阅读,读了陈传席的《中国山水画史》、韦羲的《照夜白》、西蒙的《艺术的力量》,《艺术的力量》有同名纪录片。
  • 第四条线是下半年开启的心智成长阅读,这条线的阅读起因是为学习养育知识阅读《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而扩展开来的。借机也重温了不少经典,如《非暴力沟通》、《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等。这方面的阅读是今年阅读过程中思考最多,收获也最明显的。成长是硬道理:
    • 自驱而非自律
    • 学习的关键是关联,无关联不学习。学习是新知关联旧知,输出练习(主动式学习)能最大化思考与关联迁移。关联的本质是促进神经元连接从而高效化。
    • 记忆是思考的痕迹。但大脑因节能而不愿思考,而练习到自动化程度却能减少大脑能耗。
    • 改变从关键的微习惯着手。低门槛的微习惯才会引发复利成长,因为成功的喜悦才是保证成长可持续的动力。
    • 复利是卓越的必备模式。成长是用正确的习惯滚雪球式复利进步。

2023年度小结-成长是硬道理

前言

一年又将过去,2023年是疫情放开后的第一年。回想2019年除夕那天晚上,因武汉疫情爆发,我发了一条朋友圈说:“多年以后,面对除夕,你会回想起这样一个特别的新年:2020。”,如今,这三年疫情大体算是过去了,然而今年下半年凶猛的流感潮以及支原体肺炎,却时刻提醒我们新冠去而未远。就我个人的总体感受而言,这一年从年初放宽疫情管控时的轻松解放感,到下半年流感潮的肆虐叠加各种危机的加剧、战争的爆发,从而引发对大周期下萧条乱象的忧虑。但这一年的阅读、见证与思考又让我无比坚信无论对国家、组织还是个人都适用的两条原则:

  • 一切问题都是内部问题。
  • 成长是硬道理。

一切问题都是内部问题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提到“面对问题和挑战,习惯性地谴责其他所有人和事,这只会带来短暂的解脱,同时却把我们禁锢在这些问题上,找不到解决方案”。从认知角度来说这是一种外部归因,即环境归因,这种思维让我们任由注意力聚焦在抱怨的情绪和无用的借口上,而不是聚焦在解决问题的建设性方案上。一切问题都是内部问题,当然这句话中的两个“问题”不是指同一个含义,前者是指真正遇到的问题,后者是指内部应对前者的挑战。我个人觉得,“危机”是比“问题”更好的一种表述,因为危机危机,危中有机,关注点可以放在“危”上,也可以放在“机”上。碰到一个问题,应该把它当作一个机会,聚焦于内部,进行(“内部归因”):我能做些什么来改善处境?

人生幸福的真谛是心流

前言

《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一书中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提出的一个心理学概念:心流,来描述人在专注于目标的实现过程中,进入类似庖丁解牛那样一种忘我神往、游刃有余而踌躇满志的最优体验。他认为聚焦目标、控制意识、关注反馈、忘我投入,人就能在体验到快感的同时享受螺旋式的成长。不断重复这样一个自得其乐的成长过程,就能克服精神熵,让内心保持和谐,让人生有意义。这个观点与《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上学?》中“喜不喜欢学习,从认知的角度来看,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学生是否能持续地体验到学习新东西、解决问题的愉悦感。”的观念非常类似。

全书分为十章,三大部分,重点是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第二部分是大部分是举例。如果是跳读可以只读前四章和最后一章。

  • 第一部分:什么是心流?
    • 第一章:心流是快乐的源泉,心流能克服精神熵
    • 第二章:控制意识才能改善体验的品质
    • 第三章:心流的构成要素:目标、反馈、专注
  • 第二部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心流
    • 第四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心流:心流的条件
    • 第五章:感官之乐
    • 第六章:思维之乐
    • 第七章:工作之乐
    • 第八章:人际之乐
    • 第九章:如何在挫折中自得其乐
  • 第三部分:心流的终极意义,建立内心和谐,过有意义的人生
    • 第十章:追寻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