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二够,就奔三了

某人说:你还没二够,就奔三了。我也是这么想的,三不三,我还真没感觉。记得小时候,三十是个大事,一般都是要办酒席的,我还记得几个叔叔三十的时候办酒席的情景。在儿时的农村,三十岁的人一般都“立”起来了,家庭,子女都有了,且不论在事业/生活上是否真正立起来l了。成长路上,见证了很多叔叔辈的而立之路,而今,岁月无情的年轮终于碾到我了。

2012年阅读统计

总计 43 本

评价统计:

  • 五星图书 13 本,占比 30.2%
  • 四星图书 16 本,占比 37.2%
  • 三星图书 12 本,占比 27.9%
  • 两星图书 2 本,占比 4.7%

再荐《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重温

最近托张迪同学的福,重读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请点击链接查看豆瓣介绍),2008 年 7 月 我曾推荐过这本小书,绝对值得花一两包烟钱或一块面膜的钱买来阅读与收藏。

张迪同学曾经的公司给员工人手配备一本,让我很敬佩这家民营公司。如果用七个习惯的话来分析,这家公司的管理层正是在运用习惯四:双赢的思维在管理员工,员工自身成长了,自然不愁公司不成长。

2011年阅读统计

总计 41 本

评价统计:

  • 五星图书 13 本,占比 31.7%
  • 四星图书 14 本,占比 34.1%
  • 三星图书 11 本,占比 26.8%
  • 两星图书 3 本,占比 7.3%

《巨流河》中的璜壁堂!

璜壁堂

璜壁堂,是我的老家所在地,虽然在那里长大,可是对她的历史确实一无所知,惭愧。今天在看齐邦媛写的《巨流河》这本书的时候,看到有关东北中三中学“从汉口逃到湘乡”一节中如下一段:

“父亲多方奔波设法在湖南湘乡永丰镇找到了一座祠堂,璜壁堂。
地方人士答应他,祠堂里可以收容一千个学生。。。。
湘乡是齐白石的故乡,非常具有地方色彩。磺壁堂距湘乡又又几十里路。
在永丰镇,是明朝一支皇族的祠堂。这祠堂大到居然能有近百间房舍。
不但住得下学生,而且能够上课。
我们家则跟家眷一起搬进另一处祠堂:扶稼堂。”